LOT元白地黑彩折沿盘
D:20.4cm
来源:中国嘉德春拍LOT
中古陶春拍拍品
这是嘉德拍卖行年大拍出品的一件国宝级的东西。有懂陶瓷的人一看,可能以为这是绞胎,如果要是绞胎,这就不是国宝级的了。有的人根据现代陶瓷工艺把这个品种叫做“绞釉”,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没有绞釉工艺。绞胎是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瓷泥,像拧麻花一样拧在一起,或直接做胎,或削成片状,镟下来以后,贴在上面,有的在枕头上面贴有出花来,就是这么做的。绞胎做起来不是太复杂。
绞釉是现代陶瓷工艺发明出来的一种釉,先用白釉放在缸里,然后洒陶瓷颜料,把陶瓷颜料像熬棒渣粥似的洒进去,拿棍子在白釉中搅拌,然后往里洒陶瓷颜料,趁着搅拌时候有流动性,就要赶快蘸釉,速度要快,唰一个,唰一个,蘸不了几个,这一缸釉就混合了。而且它不可能老流动,不流动就混合了。一混合,这缸釉就报废了。
市场上有卖仿大理石釉的,像大理石的花纹,就是这么做出来的。现在的市场上很少能够看到绞釉的产品出现。但是,据我所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陶瓷研究所中,好像都试验过这种产品。
绞化妆土是古代一种特殊的技法,磁州窑系统的陶瓷用的最多。化妆土是白色的,也是一种陶瓷原料,但是不能直接做瓷器。过去我们考古界的陶瓷研究者不懂陶瓷工艺,管它叫作护胎釉,其实在陶瓷工艺学上有标准名称,就叫做化妆土。
化妆土在古代六朝时期瓷器上就使用了。化妆土有的挺白的,但是拿它直接做不了瓷器。它有一定的附着力,可以把它抹在胎的外面,增加胎的白度。白化妆土制成的泥浆,可以跟粥似的。古代只有化妆土有这种功能,可以调得像粥一样,然后抹到胎体上面。黑色花纹不是拿笔涂出来的,而是咱们平时看到的吹画,黑色化妆土滴洒上去以后,用嘴吹,吹出这种浮云流水的效果。
国外在日本发现两件,是一对梅瓶,花纹和这个一样。这件绞化妆土的盘子在我查阅到的资料中没有见到。是日本一个私人收藏家的藏品,回流到了中国的拍卖行。一位藏家拿来图录要买拍品,我看到这件盘子,用那位藏家的话说,只见我当时眼睛一亮,我自己则感觉浑身的细胞一震。
我说你一定要把这件拍品拍下,这个东西买下来绝对值。他说这个盘子尺寸也不大,为什么值?我说这是绞化妆土,连文物资料加到一起,全世界大概存世不到20件,宋代磁州窑绞化妆土传世只有4件,邯郸磁州窑博物馆有一件瓷枕,枕面用绞化妆土装饰。日本私人博物馆收藏一对梅瓶,这件是4件之一。
国内博物馆有几件,像开封博物馆有一件,是一个直颈瓶,品相不是特别好看,山西博物馆有一件,陕西博物馆有一件,但是都是金元时期的,而且品相稍差。像拍品中的盘子,能做到这么品相完美的,实在是稀少的艺术珍品,这才真正体现了陶瓷本身的艺术美。
宋代生产这个盘子的工匠肯定是个技艺超群的大师,可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才把瞬间出现的浮云流水花纹凝固在土和火的载体上,令后人叹为观止。古代艺术品只有研究透了,你才会发现凝聚在它身上的古代工匠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其历史、科学、艺术和经济价值自然不菲。
文章摘自《杨静荣讲古陶瓷》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