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
—临沂第九实验小学——临
04
张俊学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人物介绍
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双锃亮的皮鞋,是他的标配;一张标准的国字脸,永远挂着温和的笑容;有些花白但一丝不乱的短发,彰显他的严谨。他挺拔的身影,不是停留在教室的讲台上,就是停留在孩子们的身边,那是他在上课;办公室里,他伏案忙碌,认真批改着每一份学生的作业,写下他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他是临沂第九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里年龄最长的老师,是所有老师的老大哥;他集幽默与才华于一身,将责任与重担挑在肩;他就是那株傲雪怒放的腊梅,在烈烈寒风中默默散发幽香;他谦逊的品格,永不服输的精神,孜孜不倦的追求,成为年轻教师心中的标杆。他,就是我们心中最美教师——张俊学老师。
事迹介绍
从教三十多年,张老师秉承教育初心不改,一直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站在讲台,他就焕发出勃勃生机,仿佛年轻了十岁。课堂上的他眉飞色舞,把知识融进幽默的语言中,让学生爱上语文。他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从而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孩子们的热爱。记忆中,总会浮现出感人的一幕:夕阳的余晖中,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路队区,张老师走在队伍的中间,快到路队区头了,孩子们回过头来,挥手和张老师再见,稚嫩的童声响起:“张爸爸再见!”那一刻,张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羞涩,更多的是欣慰。那一幕,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多么深厚的感情,才会让孩子们不约而同呼他为爸爸?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那是一个多月以前的早晨,正在上晨读课的张老师突然感觉肚子疼,但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喝点热水,上趟厕所就可以了。在他腹泻了三次之后,痛疼仍然没有减轻的情况下,他坚持给孩子们上完课。同办公室的老师们见他脸色煞白,都让他回家休息,但要强的张老师心里惦记着学生,说什么也不走。转眼到了午饭时间,张老师已经跑了六趟厕所。那天中午,他没有陪孩子们一起就餐。张老师也感觉到这次的痛疼和以往不一样,在同事们再三的劝说下才同意请假回家。张老师一摇三晃地走在校园的路上。满头的虚汗,煞白的脸色,都在告诉我们此时他身体正在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在同事的帮助下,医院,经检查,确定是急性阑尾炎。张老师不得不住院治疗。手术后的第三天,张老师就出院了,第五天,张老师就来到了学校,站到了他熟悉的讲台上。一节课下来,张老师虚汗连连,伤口开始痛疼。在同事们的极力劝说下,张老师又回家休息了一天半,然后就重新回到岗位上。媳妇为此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你已经不年轻了,多为自己的身体想想。你这样拼命,学生知道吗?家长理解吗?有人问他,这样拼命值吗?张老师只是笑笑,因为在他心中,孩子们才是他最亲的人。就是这份大爱,让张老师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挚爱的讲台上。
身为一名老教师,张老师从不卖自己的老资格,始终是谦逊有加,始终践行“活水”理念,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课堂教学水平。他常说,我们老教师,接受新鲜事物本来就慢,再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学生们就不会喜欢我的课堂,作为一名老师,那才是最大的失败。是的,课堂才是一名老师最大的舞台,才是一名教师最耀眼的时刻。为此,张老师有计划地阅读学习,特别是积极认真地系统学习学校推荐的教育教学名著,熟读深思,精心写下学习体会和感悟,并结合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指导自己的工作。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和摸索,以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积极参加教研培训和集体教学研讨活动,多向年轻教师学习,尽力夯实教学基础,明确要求,深挖教材,熟悉课标要求,结合实际学情,精心准备教案。教学中,张老师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骥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年过半百的张老师,从教之路渐短,依恋之情渐盛。张老师发出铮铮誓言:只要身体许可,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教育尽最后一把力,以最高昂的姿态,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放松,不垮掉。与青年教师取长补短,以积极的言行带动影响他们,做他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更要带个好头,绝不成为他们唾弃的累赘和反面教材。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眼前又浮现出那熟悉的一幕,夕阳的余晖中,张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作别的身影越来越高大,越来越高大……
编辑:刘晓霞 审核:孙运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