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学医被认为就是“背”!甚至医学生也如此认为?
医学科目那么多,
知识点更是繁杂,
学习起来犹如噩梦,
很多医学生几乎都是应试背下来的,
然而考完试也几乎都还给书本了。
医学到底应该怎么学?
真得就靠“背”吗?
难道医学生的水平差别只是背的多与少?
那将来医生的水平又差在哪里呢?
带着这么多疑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医学生的水平究竟差在哪?
同一班的水平差距
同是背书,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学混(普通同学):“我背了!”
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学霸(少数同学):“我背了一点!”
麦氏点(麦克伯尼点,McBurney):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是临床上急慢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学神(极少数同学):“我勉强背下来了!”
麦氏点相关考点:1.2.3......区别麦氏点与兰氏点......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体征、好发位置、分类......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看看自己是哪一种呢?
期末考试既视感
期末考试前期打印社的重点资料那是比老师的都全,理论上全背下来至少80-90分,但是请问有几个能背下来?
记得考试中有道题,“请阐述膝关节的构造”。
大多数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空了一页,还标注“背面可作答”。
于是,没想那么多,就龙飞凤舞地写完了,还提前交卷,心里暗爽,稳了。
然而,学神拿到卷子就知道事情不简单,认为这道题最难,这明明就是一场默写大赛……
答了半个多小时,连背面都写满了,还举手问该怎么办。
监考的老师微笑地说:“可以了,知道你会了。”
医学该怎么学?
01医书怎么看
首先,弄清楚科目间的联系,制作成思维导图;
其次,梳理每科的知识架构,形成知识体系;
最后,标注重难点,温故知新。
02看医书至少要3遍
第一遍,浏览全篇,梳理框架,概括重点。
第二遍,理解记忆框架和重点,切勿死记硬背。
第三遍,弄清楚不懂的地方,反复巩固。
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将以上3遍重复进行。
03理解记忆
这是关键。一直强调理解记忆,如何理解?
一方面,是提炼段落中的关键字、词概括成自己的话进行记忆;
另一方面,就是看书上“不重点”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几乎都是对重点内容的解释,非常益于理解,且这些地方与其他知识点和科目均有联系。
TIPS
医学生离不开“背书”,但“背书”要掌握方法!
除此之外,学医千万不要局限于书本,
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真的很重要,
但是实践操作和工作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
学好医学,真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来源|临床医学资料馆
校对|汪董宸磊
制作|校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谢佳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