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自购的中端医疗。相对于百万医疗扩展的责任是没有免赔额,而且门急诊都可以报销。也就是说,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几乎花不到自己的钱。医院的普通部,特需和国际部不能报销,只是目前我自己还没有扩展特需、国际部的能力。
很多人觉得我们孩子没有必要买医疗险。但实际情况是我不仅没给她断过,而且今年还升级了。缘于两点,一是医疗体验。医院来说,很多J属都往那扎堆,尤其是冬天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候,别说孩子受罪,大人都受不了,经历一次就够够的了,两家因为一个铁椅子吵架打架的,孩子们在楼道里哭的吐的嚎的,因为谁先扎针谁后换液跟护士骂街的,还有因为情况严重拖了几天最医院的。
二是医疗水平,医院的耳鼻喉科非常好,医院,就拿这次肠套叠来说,B超一出来,医生立马就说“医院,我们处理不了”,当时腿都软了,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抱起孩子就跑。路上我就一直在回想孩子的保险产品和责任,那种情况下我还能静下心来去想条款,真的体现了一位保险经纪人的职业素养。
嗯,有一个百万医疗,免赔额1万,有一个小额医疗,但是只报销社保内,并且次免赔额是,这个产品还是两年前买的,去年直接续保的,马上就到期了。之前买百万医疗的时候觉得1万的免赔额不算什么,但是可能住院的时候就会觉得1万不是个小数目,而且门诊是一分钱都不能报销的。为什么之前我没有给她买中端医疗,因为我有侥幸心理,“医院都处理不了的病,那我们得多倒霉”,但是就是发生了。没有住院实属幸运,而且肠套叠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说不是不吃凉的不吃零食就能避免的。这是什么,是运气不好吗?无法解释,总之就是一切都那么突然。但是我们孩子运气很好,套的不严重,不需要灌肠和手术,自己就开了,医生说医院不及时的会造成肠坏死。医院的时候是晚上九点多,当时急诊科已经有很多孩子在排队了,两个护士坐在那聊天,护士问我怎么了,我说医院说我们孩子肠套叠,其中一个护士马上站起来往抢救室跑看医生在不在,另一个护士指导孩子爸爸去办卡,并且让我先把孩子抱到抢救室。
医院的抢救室也是要排队的,只有一位医生,并且十分钟内进了好几个电话,每次都重复一句话“我过不去”,说完就挂了。排在我们前面的小朋友是急性阑尾炎,孩子疼的脸都白了,医生说必须住院,三万能打住,孩子妈妈第一个问题真的就是“我买的保险能用吗”,医生只问了有没有社保,其他的他也不懂,后面是我在跟她沟通,她给孩子买的是某福,前几年还附加了某享住院医疗,但是今年她代理人说孩子看着挺壮实,也没出过险,不用买那个了,只交重疾险就行,我不认为这个代理人有坏心思,她肯定想的也是能省则省,但是她连基本的专业素养都没有,重疾险和医疗险能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且作为从业者,怎么可以有这种侥幸心理。更不可思议的是孩子连社保都没交。医生让交0押金,爸爸只能拿出来,并且爸爸的情绪很不好,当着那么多人呵斥妈妈“你年年买保险买了个啥”,妈妈问医生能不能不住院了只在门诊输液可不可以,医生的原话是“这是急性的,严重的能要命,你说可以不住院吗”。我觉得妈妈说出这样的话一是对医生的质疑,二是对医疗费的为难,实属无奈~
事后我百度了一下肠套叠,多发于2周岁以下的儿童,我们孩子已经4周岁了,为什么会发生在她身上,我也无法解释。很多大小事故有原因,但很多风险也是无法解释的,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得大病或者出意外的人很痛苦的问“为什么是我”~
我们孩子的百万医疗到7月份才到期,那个就不给她续保了,直接换成这个中端医疗。虽然不保证续保,但是这家公司做中端医疗经验很丰富,产品也一直很稳定,理赔服务做得也不错。每年多的保费,住院和门诊都是0免赔,乍一听挺心疼,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哪次买衣服不是两三千的花,哪次去门诊不是几百几百的花,哪次和朋友吃喝玩乐不是大几百的造。保险买的是安全感踏实感,更是风险来临时选择医疗条件的底气。
上图是责任概览,具体的产品责任会重新写一篇文章或者朋友圈去梳理,因为医疗险的条款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细微的点,以免大家视觉疲劳,如有想了解的欢迎咨询。还有一款中端医疗是安盛天平的馨选,也是我给客户们推荐过的,公司和产品都很不错,届时会一起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