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长痘因素多,不同原因艾灸不同的部位
TUhjnbcbe - 2021/5/1 21:49:00


  青春期常见皮肤病青春痘、粉刺、痤疮用艾灸治疗效果好。青春痘、粉刺,现代医学称为痤疮,多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患者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初起为针尖或小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以后可形成白头和黑头粉刺。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

艾灸穴位解析

因为导致长痘的因素很多,艾灸治疗痘痘应该怎么取穴呢?

胃肠不好导致的营养不良导致脸上长痘痘

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

穴位位置

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取穴方法

具体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艾灸病症

头痛、目眩、耳鸣、食欲不振、翻胃、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穴位位置

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取穴方法

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

艾灸病症

胃炎、泄痢、绕脐腹痛、脱肛、肠炎等症。

穴位位置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

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艾灸病症

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尿频、月经不调、经闭、经痛等症。

穴位位置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

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艾灸病症

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头晕、膝痛、脚气等症。

内分泌紊乱导致脸上长痘痘

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

子宫穴、归来穴、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

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以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艾灸病症

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阑尾炎、盆腔炎等症。

穴位位置

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方法

取穴时,仰卧,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艾灸病症

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等症。

穴位位置

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存,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艾灸病症

脾胃虚弱、腹泻、月经不调、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等症。

情绪变化,睡眠不好导致脸上长痘痘

艾灸大椎穴、神门穴、涌泉穴

穴位位置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艾灸病症

热病、痢疾、咳嗽、呕吐、风疹等症。

穴位位置

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病症

心痛、心烦、失眠、晕车、高血压等症。

穴位位置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穴方法

取穴时用力弯曲脚趾,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

艾灸病症

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失眠、音哑、咳嗽、风疹、小儿惊风、怕冷等症。

(本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痘因素多,不同原因艾灸不同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