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著名油画家梵高失去了一只耳朵,并创作出世界闻名的作品《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世界把自己的癫狂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师,就像曾经给他的笔端注入魔力。
这份对于绘画的执着,纯真,让梵高成为了
棋子最喜欢的画家。不同于梵高的西方印象派,棋子的作品蕴含了中华传统之美。
结合大量传统元素,赋予作品华丽、神秘、挣扎的灵魂和力量
这幅《窗》是棋子画了很久的作品,一直不断添加和改动,以至于一度陷入了自我否定的瓶颈期。
那段时间她觉得自己画什么都不对,只好逃避画画,宁愿做一些无聊的事情打发时间。
也许是刚进入职场心态来不及转变,沉重的烦恼让画笔也变得沉重。
于是她给自己放了个假,四处游玩,边走边画,还画了很多的团扇和折扇去摆摊。
尝试不一样的风格,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有趣的经历让她的作品多了些沉淀的美感。
她将国风和水彩以二维平面空间形式重新组合,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每个主题都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探索和对自我的挖掘。
她想要的,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让她作为一个“孤独患者”得以自我治愈。
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家中的墙壁,父亲的书本无一幸免,全都成为了棋子涂鸦的容器。
放假时别的孩子呼朋唤友,出门玩耍,只有她天天闷在房间里画画。
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年就画了一厚叠。
出生于农村家庭,这样的天赋和才能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有一天,前来探望的姨妈对母亲说:
“这孩子画得真不错,送去学画画,将来会有一番成就。”
那时候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课,只有一个美术专业毕业的数学老师。
在母亲的百般请求下,棋子终于得以跟着这位老师,开启了美术启蒙之路。
没错,如今画艺精湛的她,从小美术是数学老师教的。
老师很忙,不仅要教好几个班的数学,还担任了班主任的重责,只能百忙之中抽空
去画室进行指导。
大多数时间,棋子都是一个人待在画室里。
观察老师摆放在桌上的盘子,和盘子中间横着的铅笔。
前面和后面的半圆哪个更长一点?坐下看盘子和站着看有哪里不同?
这是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透视,也是从那一刻她懂得了,比起老师讲方法,学会观察才更能事半功倍。
一直性格内向,因为成绩不好而自卑的她,在喜欢并学习美术后,慢慢变得更开朗、沉稳、自信。
是画画让棋子走上了寻找人生意义的花路。
在Soul分享作品以来,棋子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肯定和鼓励。
曾经有一个Souler看了她的作品后激动不已,征得她的同意后,凌晨和她通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话。
她们从作品的含义,聊到为未来的畅想,还反复和她强调,如果以后开了画展,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她去参观。
这几个小时,是棋子最开心的时光,好像说着、想着,这些理想就已经离她无限近。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从那间简陋的画室中走出来的小女孩,总有一天将这热爱煮沸,浇灌在比沸点更烫的理想之上。
“只要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就一定会到达我的理想。
未来我想做一名自由画家,让绘画成为一生热爱的事业。”
文中图片来源于Souler
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