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看过这么一部电影:你被它深深地震撼、感染、打动、情难自禁、泪流满面,但是你又说不出怎么表达,甚至看了很多篇影评依然感觉隔靴搔痒,不明就里,那么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可能叫《绿皮书》。
豆瓣8.9分,曾囊括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第76届金球奖等26个大奖,其影视地位可见一斑。
该电影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白人保镖托尼被黑人钢琴家唐聘用为司机,帮其开车南下参加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故事。
绿皮书顾名思义,就是封面为绿色的一本小册子,在历史上真实地存在过,主要用于给黑人出行指南,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
可见那时黑人在美国地位之卑微,生活各方面受到了限制,人身安全也时常处于被剥夺的状态。
01因为改变,所以相遇
唐是一名非裔美国人,虽然肤色为黑色,但却能弹得一手好琴,出生于高贵家庭,举足投指间透露出一股良好的家庭素养,作为一名钢琴家,时常被邀请去演奏,但其内心仍存在对白人的偏见。
托尼是一位意大利移民的后代,自小在纽约底层长大,机灵处事圆滑,经常穿梭于酒吧,夜店等场所,喜欢交朋友,对于突发状况总能应付自如,是一个聪明有智慧的人,然而其内心也是存在对黑人的歧视与傲慢,看不起黑人。
因为工作,他们相遇了,尽管彼此内心不是十分愉快,只不过碍于情面没有直接表露出来。
肤色的歧视,阶级的对立犹如一道高墙挺立在两个人之间,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托尼作为一名司机,没有认真地把这份工作做好,尽自己本分,而是选择有意无意的嘲讽。
出发时,托尼故意不帮唐拿行李,而是用眼神示意管家帮忙放到车上;开车过程中,托尼一边抽烟一边大口吃汉堡包,丝毫没有顾及到唐的感受,以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企图压倒唐这个高高在上的音乐家,以满足取悦自己的内心。
然而,唐看在眼里,只是叫托尼认真看路,专心开车。
两个人的相处之初就是这样,直到有一天,托尼亲眼看见唐在演奏钢琴时,那认真的模样,才华横溢,为人还十分谦逊。
托尼不禁吃惊且对唐有了一丝丝改观,托尼笑了,顺道与旁边的黑人侍者相视而笑,尽管自己声称唐不是他的老板,自己是为唱片公司工作的,但说完之后脸上多了对唐的几分柔和和敬意。
随着在给妻子的信中,托尼说唐演奏时不像黑人,倒像一位若有所思的音乐天才。
因为改变,成见的高墙开始瓦解,友谊之光随着裂缝开始渗透进来。
托尼努力为唐争取用干净的施坦威钢琴演奏而不是用角落里那架粗俗鄙陋的琴。
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很难,也无法用时间来衡量,但有时候改变只需要那么一瞬间,其内心的偏见便会开始动摇。
02因为值得,所以肯定友谊的存在
随着两个人的慢慢相处,托尼对唐的改观也在逐渐增加,而唐对托尼也在刮目相看,开始卸下内心的傲慢,以同等的态度去重新审视托尼这人物。
两人在肯塔基州吃炸鸡就可以看出,彼此都在试探踏出第一步。
托尼买来炸鸡并热情邀请唐一同品尝,唐在多次劝说之下,只好接过炸鸡,虽然嫌弃炸鸡看起来不卫生,但是在吃完之后,学着托尼把骨头调皮地扔到车窗外去。
吃炸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唐对托尼的成见有了动摇,不再认为所有白人都是一样,都是瞧不起黑人的,也不会因为托尼本身的缺点,学识低而心存戒备。
随着旅程的逐渐深入,他们来到了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方。
引用哪吒里面的一句台词:“成见是人们心中一座山,无法撼动!”
唐深夜去酒吧喝酒,尽管身份高贵,但高贵的外衣一旦脱下来还是卑微低贱的黑人肤色和血液。
唐被酒吧里喝酒的白人欺负,“他哪也不能去,我们需要你一个钢丝球去洗盘子。”唐被侮辱为“钢丝球”;
去服装店买衣服被白人老板拒绝,“啊,抱歉,你不能试那件衣服。”
在厕所里被警察用手铐看着,原因不过是觉得一个黑人在厕所里不适合,很奇怪。
再到后来的唐作为邀请去演奏,但却不能享用晚餐,因为酒店没有这规定。
种族歧视,人身攻击,语言侮辱达到了顶峰,在落日镇时两人终于爆发了。
唐在暴雨中说着:“我不够黑,不够白,我甚至也不够男人,告诉我,托尼,我是谁?”
是啊,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得不到公平的对待,与白人们和平共处,他始终处于一种“我不犯人,但别人一直犯我的境地。”
在舞台上,他才是一名有尊严,有学识的音乐家,可下了舞台,观众仍然把他当成一名卑贱的黑人,任谁都可以欺负的黑人。
骄傲的外表不过是在苦苦支撑,只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
可骄傲外表下隐藏的却是一颗对肤色差异,阶级对立,种族歧视的痛苦和无奈的心,这些痛苦不是他一人所有的,更是那群在田地里劳作,做着辛苦肮脏工作的黑人同胞们所有的。
托尼见证了这一切,也会出手相救唐,看着那个昔日沉默冷静的音乐家如此痛苦,托尼逐渐靠近那颗脆弱的心,依偎那个痛苦的灵魂。
03旅途结束,收获友情
因为主办方拒绝唐与白人们共享晚餐,以酒店没有这规矩敷衍唐。
深感愤怒的唐宁愿失去一半酬劳也要离开这个鬼地方,提前结束巡回演奏,回到自己的城堡去。
两人离开酒店选择去附近的黑人餐馆就餐。
幸运的是,因为这里没有白人的歧视和种族歧视,唐在这里尽情地要有一曲,为台下观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欢呼雀跃,掌声不断,唐在这里似乎找回了尊重和平等,托尼也趁机加入这个热闹的团队中,与黑人们共舞,喝酒,把酒言欢。
一曲完毕,两人脸上带有满足自豪的微笑,自由洒脱的微笑,发自内心的真诚喜悦。
回到家门口的托尼得到唐一个热烈的拥抱,依依不舍得向彼此告别,圣诞夜的雪下的如此之大,但却为这对朋友送来了一句“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在害怕迈出第一步。”
唐主动了,以平等的态度去拥抱托尼,而托尼也以同样平等的拥抱回应唐。
影片的最后,当托尼的妻子欢迎唐前来参加圣诞晚会时,说声:“谢谢!”可见托尼和唐之间那面高墙正轰然坍塌,留下两个真诚的朋友背影。
“改变观点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勇气的来源正是为期将近五个月的相处。
绿皮车上两个人的点点滴滴,从彼此陌生,厌恶,看不惯对方到慢慢接受,读懂彼此的内心再到认可对方,接纳对方,同时也在自我接纳。
正如唐在帮托尼写信给妻子中说的那句“没有你的阳光和旅程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与你相爱是我所做过的最轻松的事。”
的确唐是幸运的,一路上有托尼得以陪伴,并被托尼接纳和尊重,得到一个忠实的白人朋友;而托尼也是幸运的,遇见了唐,一改以往自身的缺点,改观对黑人们的歧视,得到一个才华横溢的朋友。
绿皮车之旅,两个中年男子心路之旅,一段真诚纯粹的友谊正朝着夕阳余晖缓缓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