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撩人,清风微婉
夜幕下的武昌
褪去斑驳古色
染一袭灯火璀璨
夜晚在武昌,怎样才好玩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条
潮玩武昌的夜间游线
感受武昌,越夜越美丽
夏日的江滩边,无论何时总能看到游人的身影。
轻倚栏杆看长江水东流而去,或静坐在岸边台阶上守候璀璨灯光点亮城市夜空,解锁城市美景。
晴好天气的傍晚时分,有时还能在江滩边撞见天边的云霞,灿烂又迷人。
晚霞倒映在水中,一艘艘游轮如同驶入了一幅山水画里,眼前之景正是“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现实写照。
走在中华路城市阳台里,武汉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黄鹤楼等城市地标映入眼帘。
这里是游客们与武汉地标合影的绝妙机位。
会拍的游客们摆出花样pose,将地标框在镜头里,带向远方与友人分享。
夜幕下,光影将两江四岸的地标一同点亮,长江左右岸融汇成光影秀场。
置身其中的行人则成为了秀场前排的VIP观众,将大美夜景尽收眼底。
这里也是颇受新人们青睐的户外婚纱摄影地,带上焰火棒作为拍照小道具,融入无边夜色中,氛围感立刻拉满。
在天地的见证下,完成一场浪漫的仪式,足够余生细细回味。
随行于江滩边,远处的船只与行人模糊成小光圈,幻化出夏天的热烈模样。
夜行长江边,邂逅夏季版限定美好。
天儿热起来的时候,胃口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在长江边长大的武汉人,夏季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三剑客”:麻辣小龙虾、清炒藕带和冰啤酒。
这是这座城市里沿袭已久的味觉记忆。
夏夜出门觅食,生活在武昌的街坊和慕名而来的食客们心中都会冒出同一个地标:户部巷。
这是一条夜晚比白天更加热闹的美食街巷。花样特色汉味小吃在这里安营扎寨,升腾不息的烟火日夜迎接着八方来客,共赏美味。
入夜后,各家小店内亮起鹅黄色的暖调光。倘若你找到一个好角度,还能发现不远处的房顶上方,黄鹤楼悄悄探出了脑袋。
坐在街边品尝美食,遥望熠熠生辉的黄鹤楼,这样的宝藏体验不可多得。
说起户部巷的美食,总绕不开热干面、豆皮、烧麦、汤包......
这些美食,既能在清晨为打工人送上碳水作为能量补给,也能在夜幕降临后安抚饥饿的肠胃。
色泽金黄、冒着油花的豆皮,被熟练的师傅用铲子和盘子比划着,切成方方正正的形状,整齐地铺在大锅内,强迫症看了都挑不出毛病。
想吃汤包,不能心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汤包也是一样。
刚端下蒸笼的汤包,用筷子夹起,在汤包皮上戳一个小洞,冒着油花的汤汁就会顺着洞口流出来,吹一吹热气,再嘬一口汤汁,蘸一点醋汁,一口一个大满足。
夏天的夜宵当然少不了小龙虾。
爆炒、油焖、清蒸,厨师们能将小龙虾做出多种口味。鲜嫩弹牙的龙虾肉,蘸着红亮的汤汁入口,就是一个字,爽!
会吃的吃货都知道,碗底的一点点汤汁不要丢,加上面条拌一拌,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两碗。
孜然小土豆、糊汤粉、糯米包油条、一根排骨、芋圆冰粉、麻辣猪蹄、伤心鸭血、枯豆丝......
数一数美食的种类,过程就像是在说单口相声。一个人的表演,也可以很精彩。
户部巷的小店,大多都开了些年头了。经得起考验的美味,更让人垂涎。
想要一次尝遍,你可能需要2-3个胃才行。
石太婆热干面店,老板的手艺是跟着自家婆婆学的;向久记肠粉店,走南闯北的老板曾亲自到广东学艺......
在户部巷的夜色中,走进一家小店,热心的老板会为你讲述自家店铺的故事。
在这里品尝美食,更多了几分温度与情怀。
昙华林,武昌城内的地标之一。
百年老建筑分布在街头巷尾,默默讲述着街区里的历史沿袭;新潮小店坐落其中,用美食与美物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白天的昙华林,是游客寻找古城风韵的必打卡之处。
夜幕降临后,当鼎沸人声渐渐淡去,它的静谧与温柔开始显露出来。
住在昙华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听说住在这里还能看到黄鹤楼?
按捺不住好奇心,喊上摄影师,我们一同出发了。
开在昙华林街区里的雅阁欢聚酒店,还未开业时,已经凭实力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听闻住在这里,在房间里能看到黄鹤楼。
躺着就能看到黄鹤楼,这是昙华林首家开业酒店的独特体验。
慕名而来,寻找酒店方位的过程就像寻宝。看着它近在眼前,我和摄影师一时却没找到入口。
爬坡、拐弯、再拐弯,当我们来到酒店正门时,恍然发现门前就有电梯直达。
夜幕笼罩下的酒店,街区里的热闹仿佛与它无关。闹中取静,曾在昙华林度过青春时光的摄影师不禁感叹到,“昙华林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是啊,谁能想到呢?独一份的静谧,不得不佩服选址的精妙。
听说我们是来寻找眺望黄鹤楼的机位,二话不说,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径直奔向6楼的一间客房。
“5楼和6楼的房间基本上都能看到黄鹤楼,很多客人奔着它来。”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刚开业时酒店推出了促销活动,当时几乎每天都满房。
干净又整洁,这是我们进入客房的第一印象,还不错的说。
墙壁边上挂着的一幅装饰画,乍一看以为是黄鹤楼,其实还有晴川阁。复古蓝的色调与房间里的白色系、绿色系都还挺搭。
房间面积不大不小,精致且温馨。
推开小阳台的玻璃门,不远处的黄鹤楼随即映入眼帘。站在阳台上环顾四周,眼下标志性的红色坡式屋顶都是昙华林里的建筑。
面向黄鹤楼的方向往右前方看,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都在可视范围内。山体、桥梁与建筑同框,让初到昙华林歇脚的游客大饱眼福。
夜宿昙华林,眼前的光影成为了意外的收获。宁静且璀璨,住在古城街区里,带来了别样韵味。
设计
鹿苑
摄影|Richard
来源
区文旅局粮道街道
整理
吴晓青
编辑
黄梦云
责编
李甜常玲玲
终审
邹芬
出品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武昌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