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快,“瞎分析”系列首更大摇大摆的来了。
如果你没有机会踩在众多投资人的尸体上眺望远方,那么至少你应该多踩一点PPT,毕竟“PPT创业”也是有一定营养的,于是我开始去搜罗他人项目创业的文档和商业分析的文章。
为什么选择商业分析、逻辑分析、产品分析这三个领域作为练笔的主题呢?因为在最近这一两年的工作中更换了太多新项目,很多原以为“稳了”的项目突然又“黄了”,原以为的“核心竞争力”,实践中却一点都不硬核,导致诸多信心满满的项目,在摩拳擦掌后便偃旗息鼓了。
我发现我们自己,包括很多身边的朋友,在投入新项目的时候都容易犯一个致命的错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们对于新事物的了解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对于信息的确认十分草率,对于未来的市场过度乐观。于是我开始将过去在战术层面的思考上移至战略层面,用更冰冷的视角来分析商业或产品的来龙去脉。想得越多便遗忘的越多,于是,我决定记录下来,既是鞭策,更是整理,希望对看的人也有所参考。
第一个商业案例分析,就从我这周在电梯里看到的一个商业广告开始吧——盘子女人坊。以下所有内容不参照任何官方信息,不引用当前任何报道,纯粹从分析的角度展开原始思考,不具有实操层面的借鉴意义。
盘子女人坊是一个专注古风摄影的机构,这个定位相比婚纱摄影、艺术摄影的覆盖人群要更窄,但貌似他们做的很好,那么问题来了:
古风摄影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以这个风格作为单一题材是否可行?如果市场够大,那我们还需要准备好哪些条件才能做好?古风摄影的竞争如何,未来还有哪些机会?
(一)
如果经常看一些国际咨询公司的面试题的话,应该会经常看到marketingsize(市场容量)的预估测算题,例如:北京有多少家理发店;长沙市一周可以吃掉多少只小龙虾;上海地铁一周的客运量是多少人次?这些题目如果没有直接的数据结论查阅,你要如何进行预估呢?
古风摄影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简单分析一下:古风摄影属于人像艺术摄影中的一种风格,人像艺术摄影还有很多其他风格,这些风格之间的选择一方面是由消费者的喜好决定,另一方面社会潮流与营销宣传也能培养这种喜好,制造需求。再加上,不同风格之间并不存在互相排斥的关系,用户可以同时喜欢多种风格(反正只要自己美美的就行),所以古风摄影的市场容量的上限基本就等同于人像艺术摄影市场的规模,就看自己能运营到怎样的市占率了。于是我们得出:古风摄影市场规模上限≈人像艺术摄影市场规模。
但如果就用这个数据来当做蛋糕的大小,有点太过嚣张了。了解当前消费者对于古风摄影的偏好依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时候调研就很重要了,调研的前期思路整理如图:
古风市场总量=古风摄影参与率×人像艺术摄影总人数=古风摄影样本人数之和调研总人数×人像艺术摄影总人数;
人像艺术摄影总人数可以采用适龄人口估算得出,即18~30岁女性城市人口总数。这里要求是城市人口是考虑到业务拓展的目标市场一般为城市,乡镇及农村不属于盘子女人坊的直接目标市场。列出计算公式不断拆解,最终便可以形成调研方案的框架逻辑,按照该框架设计调研方案即可。
该调研是从“需求端”着手,将小范围的样本概率扩展到全国市场,全国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是有确切的官方数据可以查的,所以最终估算数据相对比较简单。除了从需求端进行设计,也可以从供应端来设计,即通过古风摄影机构的经营数据来反推用户的参与度,从而得出目前市场上古风摄影所占比重,也可以通过多个综合性摄影机构(包含古风摄影等各类风格,且没有偏科)的数据来进行反推。
(二)
有了以上数据的估算与调研,我们对于古风摄影市场的规模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如果有市场,那我们还需要准备好什么条件才能做好?
面对这个问题,引入了“商业模式画布”这个工具,推荐给项目创新或者创业的朋友。
九个方框代表商业模型的九个关键要素,全部梳理一遍,以简明扼要的描述清楚商业模式。
一、价值主张: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个性摄影。
(关于摩擦力:一个项目哪怕社会价值天大,也不是影响项目可行性的关键动力,只是环境条件好坏的差别。)
二、客户细分:古风摄影的目标客户是谁?
这个问题有两种思路:
通过当前市场的客户分布来反推目标客户(我要搞定谁,需求向);通过自身特点与优势去定位擅长的目标客户(我能搞定谁,供给向);本文只讨论1思路,通过前面各年龄段的调研数据,基本可以知道目前市场上古风摄影的主要消费人群,随便画个图示意一下:
但要注意一点: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了它,并不必然意味着它只适合年轻人,用这种逻辑来分析是会错估市场前景的,你会认为只有这个年龄段属于目标客户人群,其他都不适合,而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大家对于中式传统美学认同已经越来越广泛了,这个本质上与年龄无关,是与认知、产品、宣传有关,如果有相应的营销针对和产品策划,其他年龄段也是可能的细分市场,比如中式儿童摄影,中年古风全家桶(合影)等。
这个时候为了进一步确定方向与定位,需要比对古风摄影中每个年龄段的消费数据,通过增长率和占有率两个维度来画一个两维四象限,山寨版“波士顿矩阵”:
然后将不同年龄段对照比较,于是就可以得出不同人群属于哪种状态,因为没有增长率的数据,所以凭直觉举个例子:(真正做项目一定要调研!不要靠直觉!)
A类客户属于主打客户,有规模也有消费能力;
B类客户属于潜力客户,可以攻坚,做出差异化的特色产品;
C类客户的影响力弱于A,较为成熟但在走下坡;
D类客户难以产生现金流,增长率也缓慢,逐步降低投入,甚至砍掉。
三、客户关系
这个项目需要和客户建立什么样的关系?艺术摄影属于低频行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一年两次都算很多,所以客户关系更多时候体现的是一锤子买卖。由于摄影是一个分享动机极高的事情,口碑与转介绍是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故客户关系重点需要做好首次服务体验,给予客户二次消费或转介绍客户一定的优惠奖励。
四、关键业务
提供多样的中式服装、道具,场景,研发相应的拍摄模板与调色风格,输出精致、个性、潮流的电子及实物作品。关键业务是必须做到的基础产品,这一条做到了才有其他所有可能。
核心资源(做好这个项目有哪些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例如:人、资本、场地、技术等):
中式古风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人才及采买渠道;古风经验丰富的职业摄影师、修图师;大面积营销推广所需的资本;交通便利的的室内拍摄影棚摄影行业丰富经验的营销推广人才以上五点是我所整理的必要资源,这五点综合来看其实就是:产品和推广,在运营能力相对充足的环境下,产品力和流量是决定项目成败的绝对核心。
五、渠道通路
我们如何与客户产生联系?通俗的讲就是我们要弄明白我们要的客户在哪里,我们怎么在可控的成本内找到他们。任何项目的渠道通路都以参照一些现成的结构树来分析,比较经典的有:直销+经销;线上+线下;直营+代理。同样,可以运用二维四象限的画法生成一个结构树:
然后:
如果要做代理加盟模式,那么招商的模式也得画出来,是采取省市逐级招商,还是采用大区逐级招商的方式,是交叉持股还是缴纳加盟费等等,这些都需要提前想清楚并做好财务测算。
回到盘子女人坊,作为一个纯粹本地化线下服务的提供商,没有占领其他市场的迫切压力,故采取直营的方式是最合适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产品力的一致,直营成本可以引入战略资本或内部合伙人,保证自身对于经营的话语权的前提下,将拓张成本降至最低,且对内形成更好的激励。
六、重要伙伴:
作为一个专注古风摄影的机构,与其他风格的拍摄机构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共赢可能,所以与业内其他高品质摄影机构进行资源置换的合作是明智之举;另外就是根据推广与品牌建设的需要,行业协会、高档服饰、床上用品、户外广告、公共交通、大学等都是本地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进行攻关。
七、成本与收入
关于成本与收入就不画图写了,这个基本都有十分成熟与精确的模型,只需嵌套即可,重点是做好测算,测算完成后要能确立这几个指标,心里有数:
首期投入总额利润率回本周期试运营周期营收目标允许项目最大回撤(止损线)关于开一个盘子女人坊要做的前期项目计划基本就这么多了,以上主要是将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做了一些结构化的梳理,相当于打了个模板,以后有新的项目上马可以第一时间着手各项工作,有的放矢。
(三)
最后一个问题:盘子女人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几个点:
目标客户人群的横向延展:主力消费人群当然不能放弃,但是另外两端存在一定市场空白,特别是针对儿童及婴幼儿的中式古风摄影题材,在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宣导越来越低龄化的现代,幼儿古风摄影可以从众多儿童摄影中走出特色,再加上喜欢古风的主力军也会不断加入人妻队伍成为奶妈,让我们来见证“文化传承”的力量;中式古风全家桶:不仅仅是妙龄女子,大龄阿姨挥舞起丝绸和油纸伞来也毫不示弱好么,针对他们开发个人系列难度较大,目标客群的规模可能过小,但是以全家福为题材,开发多种风格的中式全家福,这样不仅囊括了大龄客户,还能带动年轻客户的二次消费。古风旅拍线路:结合国内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可以在旅拍这个几乎完全西式的领域打出个性(西式的热情直接,中式的含蓄腼腆),中式古风旅拍结婚照这或许会是一个新青年非常乐于去尝试的领域,难点在于线路的选择场景的研发上,在不破坏古风含蓄美的基础上,表达出朦胧的爱意。影视IP: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的古风题材IP,十分适合打造短期爆款,例如甄嬛、楚乔、仙剑、魁拔、三生三世等等,这些题材中的经典人物造型完全可以作为热播前后的活动爆款。由于版权成本较高,需在公司有足够多门店的基础上展开,才能摊薄成本。且IP一般需要前置购买,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性。由于看了他们的海报所衍生一堆乱七八糟的想法,断断续续写完了这一篇,给自己留个底稿,且看且动脑吧。全篇为我的思考记录,没有查阅任何相关资料,不作为严谨的商业分析,只是为了练习,如果你看到了这里,你应该很无聊,也势必很优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