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藏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自己的瓷器藏品有点多,想进行一下分级和归纳,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也许有些藏友又要“喷发”了,肯定会认为,当然是最值钱的等级最高。可问题是,大多数的藏友手里不全是宋代的汝窑或者元青花,那么作为同一类瓷器,总会有个三六九等的区别。由此,借这个话题,我们就来讲讲瓷器收藏里的一些等级划分。
一、价值分级
这类划分,简单来讲就是瓷器的身价等级划分。
这类分级参考的依据,大致是:1、存世量2、品相完整度3、烧造工艺的难易程度
例如,五大名窑之首的宋代汝窑,与元代的青花人物梅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存世量非常稀少。拿汝窑来说,北宋时期,汝窑作为宫廷专用,品质要求极高。稍有微疵,便被“粉身碎骨”,再加之烧造时间非常短暂,存世量可想而知。元青花的诞生,可以说是瓷器史上辉煌灿烂的一个壮举。它一改唐宋五代时期,单色瓷器独占于世的风貌。元代晚期,青花绘画多用苏料。由于苏料含铁量比较高,烧制的青花瓷器,多有晕散的铁晶斑,有些影响美观。所以,存世中人物类的元青花等级就非常高。
在元青花问世的同时,釉里红的成功创烧,更可谓是锦上添花!由于,釉里红是以铜为着色剂,它的烧造条件非常苛刻,对窑内还原气氛等要求极为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二、器形上的等级划分
瓷器器形,大致可分为:圆器(园器)、琢器、镶器
(1)圆器,一般是指在陶轮上可以直接拉坯成型的圆形器物。例如:盘子、碗、碟子等等。
(2)琢器,一般指制作时不能一次成型的立件器物。例如:茶壶
(3)镶器,严格意义上说,它也属于变形类的一种琢器,有棱形、扁形等形制。例如:棱形笔筒
等级:琢器>圆器
三、使用性质的等级划分
在日常生活中,瓷器几乎天天与人相伴。根据使用性质,我们一般分级如下:
(1)实用器,一般指日常生活的饮食器具,如:碗、盘子、杯子等
(2)赏器,可作为观赏使用的瓷器类型,如:花瓶、葫芦瓶等
(3)文房器,一般指书房使用器具,古代文人地位相对较高。同样他们对身边器物的要求也相对严格一些。所以,一些文房瓷器,总会透着一种诗书的气息美。如:笔架、镇纸、水滴等
(4)祭祀器,一般用于祭祀和祈福所的瓷器用品。如:香炉、玉琮等
等级:祭祀器>文房器>赏器>实用器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层次的等级划分。
四、纹饰绘画的等级划分
(1)铭文器类:一般指带有文字描述说明的瓷器,这类瓷器具有很大的历史参考价值。如:白釉瓷(铭文为:“内府”二字)
(2)人物绘画类:在纹饰图案的瓷器里,有人物绘画的类型,等级是非常高的。在那个纯手工的年代里,人物的神情、动作、以及表现力考验着每一个画匠,因为人物绘画,最重要表现的是一种神韵。如:鬼谷下山青花罐
(3)瑞兽绘画类:龙、凤等题材的绘画,麒麟瀚海等等
(4)花鸟鱼虫绘画类:花鸟鱼虫多为文人墨客所描绘,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和惬意。
(5)山水风景绘画类:这类题材也多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画风上,讲究的是一种气韵。
等级:铭文器类>人物绘画类>瑞兽绘画类>花鸟鱼虫绘画类>山水风景绘画类
五、窑口等级
这点,就是很多瓷器藏友的一个共识,官窑口>民窑口。
官窑口瓷器,一般制作精良,历来为重多藏家和瓷有所珍爱,民窑口瓷器,相对大众化,老普残相对较多。但也不排除,有部分的民窑口精品,甚至可以媲美官窑口。毕竟,陶瓷的烧造历史上,早就有官搭民窑的现象。而且,真正掌握陶瓷制作核心技术的那些人,仍是那些无数个日夜,默默守在窑火旁的能工巧匠。
当然,以上对瓷器进行的等级划分,是指将同一类瓷器进行的横向对比。假设拿汝窑跟元青花来比较,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
从感情色彩上讲,你喜欢的就是最宝贵。就像你喜欢一个人,或许他不是豪门出身,也非官宦子弟,可是等你一看到他,就会深深的被他的内涵和气质所吸引,无需多言,内心便无比欣喜和动容。
幽谷鸣潭01:00来自神藏说瓷[今日瓷条]马可波罗瓷: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国家,对福建白瓷的一种称呼。欧洲人认为是旅行家马可波罗将这种白瓷带回去的,所以称其为马可波罗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