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今天的儿童聪明还是古代的儿童聪明呢?按道理来说应该是现在的儿童聪明,道理很简单,现在内卷这么严重,很多家长都早早开始胎教了,有的一岁多就开始了外语的环境,两三岁就开始背唐诗,识字,学习各种乐器更是不在话下,上学后不但要学大量的知识,还要各种补课,如此强度的灌输,大脑的结构都与古人不一样了,似乎个个都应该是个天才,甚至奇才。
然而看了《红楼梦》以后感觉不是这样,似乎宝玉和姐妹们一个个都特有才,诗词歌赋无所不能,没事儿拿做诗解闷,实在是让人困惑。也许你会说毕竟宝玉他们从小不学别的,只学八股文,自然古文的水平不一样,写诗不是难事,然而不是这样,因为除了做诗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现象让人奇怪。在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的故事里,黛玉这时的年龄为六岁左右,然而她居然说: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她一个六岁能看懂吗?别说她了,连我现在看都有困难。六岁能认识几个字?就看这样的书?实在是让人怀疑人生。宝玉和姐妹们说出话来头头是道,大道理一个接一个的,宝玉更是写下《芙蓉女儿诔》这样高深的文字,愧杀当代的国学大师。还有更夸张的呢,在第四十二回,宝钗劝黛玉不要看乱七八糟的书,以免移了性情,她是这样说的:
(宝钗)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宝钗自称七八岁就开始看这些少儿不宜的书了!是不是太早熟了?这个年龄能认几个字?能看懂吗?就算认的字多一些,能看懂那么复杂的故事情节吗?回想我自己小的时候,七岁上小学,先学了一个学期的拼音,第二学期学了一些生字,估计也就一百多个。八岁上二年级,有一篇课文里提到了算盘,可不知道是什么,因为读音不对,把盘字读得特别重,以为是个盘子形状的东西。
这样一比,就会发现比宝钗和黛玉实在是差得太远了,难道今天的儿童远不如古人聪明吗?不仅如此,宝玉还显得格外早熟,红学大师周汝昌曾经设计了一个“红学年表”,认为第五、六回的时候宝玉九岁,然而九岁的宝玉不仅能够梦遗,而且还可以初试云雨情!这也太早了点吧?于是老周遭到了大家的嘲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有天才,但怎么可能天才儿童都集中在了贾府呢?针对《红楼梦》中这样的早熟现象,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此书中的故事应该是虚构的,因为以我们的经验来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将此书看作曹家家事更是无稽之谈。曹雪芹为的是营造一个乌托邦似的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政治理念,这一点非常明确。
本人最新版《吴氏石头记》和《红楼梦断三百年》系列丛书现已经上架,新版加入了一些全新的发现,而且文字相当可靠,没有进行任何篡改造假之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淘宝的“悼红轩书店”找到,一定要搜淘宝的店铺,可别选错了。也可以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