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到制塑行业“倒掉”的哗啦啦声
离“禁塑令”执行的日子6月1日越来越近了,我们首先听到全国最大制塑企业“倒掉”的声音:作为一个年产值22亿元、规模连续11年居本行业全国之首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河南遂平华强(包括漯河华强)停产结算,并宣布整体转让。有关人士认为,“限塑令”和《劳动合同法》实施增加了用工成本等原因是停产的主要原因。(2月27日《新京报》)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曾经给民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塑料袋,在走过百年之后,将迎来在中国的“寿终正寝”。由于华强集团90%的产品都在国家限制之列,这位制塑行业“带头大哥”的“倒掉”只是它的宿命。但由于人们多年以来对塑料袋形成的信赖还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对塑料袋远离我们的生活一时还难以接受,塑料袋不可能“就死”,人们对它有着很深的“情结”,不愿意舍弃它,表面上看是生活习惯问题,说到底还是环保意识淡薄。其实,根治塑料袋引发的“白色污染”仅仅靠一纸禁令和道德意义上的提倡还远不够,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让民众普遍认识到它给人类带来的环保灾难,在此基础上,调动经济的、法律的、行*的力量,共同推动,形成全力,建立起“多管齐下”的禁塑新*,才有可能达到“疗效”。全国最大制塑企业的“倒掉”,当然与新劳动法的实施以及这一行业生存维艰有密切联系,但或许在经营因素之外,还含有该企业主动迎接挑战,响应国家*策,及时转变经营方向等因素,这也是企业适应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具体表现。在全国最大制塑企业“倒掉”的同时,不排除有些制塑企业置国家的*策和民众的利益于不顾,置企业暗淡前途于不顾,还在“顶风生产”,死撑活挨,为了企业自身的蝇头小利而忽视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早点“倒掉”,于国有利,于民有益。可以想见,更多市民手提布袋、竹篮上街买菜购物之时,就是那些制塑企业纷然“倒掉”之时,河南华强集团作为倒掉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后还会有更多制塑企业陷入困境随之“倒掉”。我们且等着,听更多制塑企业“倒掉”哗啦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