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里干净的墙壁出现了孩子们的蜡笔涂鸦,打扫麻烦的同时还不易清除,作为父母的我们顿时气得火冒三丈,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我们会怎么做呢?
大部分中国式父母都会“打手”、“打屁股”、“墙角罚站”……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体罚方式究竟是正确的吗?真的能够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淘气甚至不听话?说起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去教堂听了牧师的演讲,最开始的时候听了牧师振奋人心的演讲,马克.吐温备受触动,决定捐一笔不菲的钱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在无趣演讲,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打算捐一点零钱就行了,转眼十分钟过去了,牧师还在高谈阔论,马克.吐温在心里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当牧师结束了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打消了捐钱的念头,还从盘子里拿了两元钱作为他耳朵受折磨的“补偿费”。
其实,在中国式教育中,作为父母的就是“牧师”,马克.吐温就是孩子们,父母会经常反复地提醒孩子过去犯的错误,甚至重复的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孩子从一开始的内疚、害怕到最后的不耐烦甚至反感,产生了逆反心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超限效应”,也就是说,当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久越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极不耐烦或反抗,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孩子不听话,下策是责骂,中策是讲道理,上策有效很多人却不知道,那就是学会和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沟通,面对孩子淘气不听话,我们应该使用这些方式加强亲子关系的联系。
低声教育
我们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总是对孩子进行命令式语气说话,或者是把唠叨、说教、指责当成了自以为的“沟通”,最常说的话就是:
“刚刚说的你就忘了?!”
“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你怎么这么笨?应该这么做!”
这会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为这是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的表现,但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摆正自己与孩子的地位,不能够用这种命令式语气说话,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对孩子实行“低声教育”,研究表明,每个人在听到不同声调的语句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时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这种低声教育的方式,更易于让孩子接受,在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对孩子这样说:
“这个题啊,确实很难,妈妈也有点不会,但我相信宝贝,多花点时间肯定能做对的,比妈妈厉害!”
“学习的时候你还是很认真的,就是最近看手机的时间有点长啊,不过爸爸妈妈相信你有自制力的!”
低声教育可以让孩子的心理防线变得松弛,同时,安抚激动孩子的情绪,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大声说话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相反的,这种大声说话责骂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易怒生气,产生叛逆心理,而低声教育的出现能够让家长们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能够更加的平和。
正面教育
正面管教正在成为新世纪的中国式教育文化主流,它旨在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同情他人,同时也鼓励父母们更多的思考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而不仅仅只是思考,应该如何应对?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都会以自己的猜想强加于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太淘气、不听话、故意隐瞒…”,当孩子反驳家长的“欲加之罪”时,家长们都会认为孩子是在狡辩找借口,根本不听孩子们的“申诉”,这就是家长们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反馈,甚至不在意这些所谓的“反馈信息”,所以才会导致孩子的叛逆情绪越来越严重,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分析孩子的“反馈”,如果一昧的蛮横的压制甚至忽略孩子的反馈,那么就会导致孩子和父母的反馈沟通越来越少,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恶劣,孩子的教育也就随之受到了危机。
我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应该正确使用正面教育,比如说对待开头所说孩子涂鸦墙壁的那一幕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倾听孩子的反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涂鸦的原因:
“宝贝,你为什么要在墙上画画呀?”孩子们大多都会说因为觉得把墙壁画画成这样好看,没有画画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父母就可以开启“鼓励表扬+讲道理”模式:
“宝贝画得真好看,很厉害,但是宝宝我们要知道,在墙上画画是不对的哟,这样会让爸爸妈妈很累的,要去打扫干净……”,最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打扫墙壁,让孩子懂得劳动的辛苦,至于画画这一方面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画画墙或者是买一个大的画板,可以培养孩子兴趣,同时又不至于弄脏家里。
学会倾听
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会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坐在孩子的身边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必要的时候作为父母可以听一听孩子的日常生活,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问一问孩子:
“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呀?”
“今天遇到了什么好玩的事啊?”
作为父母的我们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进行倾听交流并温和的回应孩子们的话时,能够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而且还便于父母们更好的掌握孩子们的动态。
学会倾听是一种简单轻松的方式,但却蕴含着巨大无穷的力量,父母的认真倾听,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在乎,同时,还能够释放孩子们的不良情绪,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没有胜者,也没有败者,我们要学会如何做好父母,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不耻下问,这都是我们父母的必修课程。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