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唐伯虎四美图,一场荒唐的前蜀往事
TUhjnbcbe - 2023/8/12 20:18:00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4349562.html

这是明代风流才子唐寅唐伯虎的一幅传世名画《王蜀宫伎图》又叫做《孟蜀宫伎图》,这幅色彩明艳的画作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名字?

唐伯虎在做这幅画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在画上写上题目,最早的“孟蜀宫伎图”这个题目是明末收藏家汪珂玉所加的,当初以为展现的是蜀后主孟昶chǎng的故事,以后也就延续了这个题目。但是经过后世考证,这幅画所描绘的实际上另有其人,而是另一个前蜀皇帝王衍的生活,所以这画的题目其实也应该改为“王蜀宫伎图”。

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画像

(—年在位)

前蜀末代皇帝王衍画像

(年—年在位)

在这幅精彩的画作中,唐伯虎画了四位抢人眼球的妇人之间,一场生动的互动场景,画上是四个衣着盛装的艳丽女子,但从相互间的交流动作显示,她们的身份尊卑却各有不同,从唐伯虎画上的题字得知这四位都属于宫伎这个阶层。

她们头戴花冠,身穿的华丽服饰实际是道袍,雪白的脸上抹着厚厚的脂粉,露脸的据推测是身份地位较高的宫伎;背对而立的两个女子则应是属于服侍地位类似使女的角色,一女子手托盘子放着果品,一女子提着茶壶倒茶给地位尊贵的两妇人享用。画面设色明净而富于节奏,一幅后宫享乐生活的日常情景跃然纸上。

中间正面露脸的两个宫伎,穿淡*褐色长衣女子,与她相对穿颜色较深的花青衣袍的女子,从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让这幅画作起到非常醒目夺人眼球的效果。可以看出两个女子面容身形都是娇好的美人人设。

唐伯虎以白粉对女子的额头、鼻子、脸颊进行烘染的手法在绘画技法上被称为“三白法”,继承了唐以来张萱、周日方、周文矩的仕女妆色,但四位女子身材娇小,又有着明代柳眉、小眼、樱唇的时代风尚,这刻意描绘弱不禁风的女子情态、线条精秀细劲,流转自如,讽喻了蜀后主荒淫的生活。

从这幅画作右上角唐伯虎本人的题款我们可以解读出画作的背景故事:

“莲花冠子道人衣,

日侍君王宴紫微。

花柳不知人已去,

年年斗绿与争绯。”

据说蜀后主王衍经常喜欢和母亲、妃子带着一群宫女到成都附近青城山的上清宫去游玩,他叫宫女们都戴莲花冠,穿道士衣服。实际上宫女们平时也是这身打扮,脸上敷胭脂水粉,好像喝醉了一般,叫做“醉妆”。王衍还自制“甘州曲”歌,形容着道衣的宫伎妩媚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

这位蜀后主王衍,可以说是荒淫无度。他整天不理朝*,跟一帮宠臣玩耍,喝酒时喜欢行一种摇头一类的酒令。他还喜欢光顾伎院,为了不使人认出来,就下令叫全国的老百姓都戴大帽子,把头遮起来。老百姓都说,这是“泥首包羞”。果不其然,后唐的*队打进来了,他还在喝酒,结果可想而知,他后来被后唐的庄宗李存勖灭了族。

唐伯虎题款中所说的“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伎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就是指这些事情。

唐伯虎虽然以风流才子的名声流传世间,但就这幅画而言,他却是很替亡国之君惋惜的。这幅画明显地具有讽喻的意义,让我们在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女子时候,也平添了一段历史感和对这些无辜的而且被历史忘记的宫女们的同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伯虎四美图,一场荒唐的前蜀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