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餐厅》的第三季,很多人才发现原来经营一家餐馆这么的难,不仅让一群明星嘉宾忙得不可开交,甚至互相之间的分工搭配也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么多期节目过去,大家都意识到了后厨才是整个餐厅的重中之重,就连*也表示少谁都行就是不能少了林述巍。
因为后厨重要的关系,在人员分配上原本是三对三的分配模式,也变成了四个人在后厨两个人管前厅的结构。在我看来这种分配模式十分的合理,极大地减轻了林述巍在后厨的压力,尤其是现在仝卓和王鹤棣都可以直接掌勺,林述巍难得在餐厅有几分空闲。
但是原本看着节目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后厨却有了新的争论点,秦海璐在晚上刷碗时对林大厨租的盘子有了不小的意见,表示这些盘子都太重了,对于洗碗的人来说简直是个苦差事,大有责怪林述巍不会挑盘子的意思。
有人会问为啥秦海璐在之前没有提出异议,到了快要收官开始抱怨盘子太重呢?其实是因为在当期播出的未剪辑到正片的镜头中,王鹤棣因为洗盘子不小心打烂了一个划到了自己的手,给自己划了一个小口子,秦海璐应该是基于此才在晚上抱怨这个盘子太重,为王鹤棣鸣不平。
说实话《中餐厅》的盘子也不是第一次被吐槽华而不实,每每在评论菜量少的文章下面都可以看到诸如盘子太大,食物太少的言论。在很多人看来这么大个盘子明显有些浪费,因为这个菜量用个碗基本上也能装下。
对于比较家常的鱼香肉丝,这个菜量估计也就是几筷子的事情,而这盘子一圈的边缘似乎只是为了起到美观的作用。所以这一次秦海璐吐槽盘子太大太重,也得到了不少网友在网上的鼎力支持。
看林述巍的表情,明显是不同意秦海璐所说的话,字幕也调皮地配上了一段“明学”,之后面对秦海璐的吐槽,林述巍一直显得闷闷不乐。
当然林述巍也曾试着为盘子辩解两句,表示这些盘子为我们增加了很多的收益,这句话记下来一会我们还要讲。而秦海璐则表示她觉得收益增加不增加跟盘子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从字面意思可以说是夸了林述巍一波,但是还是否定了这个盘子的功能。
之后秦海璐还将这些与自己手肿扯上了关系,大有自己的手肿要“归功”于林述巍的这些盘子,看着秦海璐在后厨不停的吐槽,林述巍干脆直接夺门而出,去外面呆着了,显然是自己去生气去了。
之后几人拿出体重秤要计算一下盘子的重量,拿出的两个盘子在秤上都超过了一公斤,这还只是个空盘,如果加上菜怎么的也有一点五公斤。可以说如果长时间端着很多人恐怕都不太适应,而且因为洗碗池不够大,洗碗时这个盘子拿着洗,一次大概要洗半个小时,想想这任务量确实有些大。
趁着林述巍不在,王鹤棣调皮地表示这相当于我们每天都在搬砖,这是看秦海璐嘟嘴的表情就知道她再认同不过了。很显然在明星嘉宾的眼里,这些盘子又大又重,一点作用都没有,只有让自己人更加劳累。
那为什么林述巍还要租这么多大盘子呢?大家去过一些比较精致或高档的餐厅都知道,一道菜不仅仅是口感要好,还要美观大方注意很多问题。而用大盘子盛菜似乎是很多五星级酒店的惯例,看着这大盘子在看着这菜量,估计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的觉得这菜价格不菲,但如果你用小碗装这些菜,大概就是街头卖套餐的感觉了。
而这种大盘子也方便林述巍做一些装饰,自然也会显得高档一些,所以就像之前林述巍所说的这些盘子为我们增加了收益是一个道理,盘子大在无形之中就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价格。而且林述巍想必也觉得自己做的菜,配得上比较上档次的盘子,毕竟做过国宴的大厨,用个小碗小碟似乎也拿不出手来。
显然秦海璐等嘉宾是考虑不到林述巍对饮食的追求的,毕竟他们是明星不是厨师,他们希望的只是餐具能用得顺手就行了,至于再高的要求就要看林述巍自己的了。而林述巍在解释自己并不是生气,只是大家理念有些不同。
确实随着节目的深入,越来越能看出林述巍和*等人圈子的确有着差异,一个是厨师一个是明星,如果不是这样一部综艺,几人恐怕认识都很难。虽然嘴上说着出道,但综艺过后,几人大概率还是不会再有太多的交集,所以有些原则性的问题,既然理念不同也就没有必要互相迁就。
在这一期的末尾,*在聚餐时曾表示大家刚来的时候都以为这个《中餐厅》只是个综艺或只是个游戏,并没有放在心上,之后的话语基本是在为大家的友谊铺垫。但说了许多,却从没有提到认为自己弘扬了美食文化,又或者意识到了要弘扬传统美食,但这却是林述巍来这里的真正目的。
当初在采访时,林述巍提起自己为什么要接一档明星类综艺,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在外国弘扬一下中国的美食,希望节目过后,当地人仍能记住一两个中国菜。而对于很多明星而言,弘扬美食可能都算不上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吧。
我们现在很难知道林述巍心中那个来之前所定的目标到底有没有完成,但因为秦海璐吐槽盘子中,而生气在一定程度上是出自他对自身的高要求。当然秦海璐为了维护王鹤棣所做的也并没有什么错,只能说当我们去评价一个事物时,我们对彼此因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要多一些理解,对于这种之后联系不多的组合来说,理念不同就不必强融了,大家互相理解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