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下的路边摊突然消失,无人知晓 [复制链接]

1#

——以此文纪念那些默默奋斗的路边摊

今天下班回家的时候,那家老上海混沌店竟然被拆了,正在装修。曾经熟悉的老板也不见了。

对它有印象,是因为那个大肚子的女人。说她大肚子,奇怪的是,肚子一直那么大,也不见更大,感觉胎儿都不长了。有一丝时刻我都怀疑她是不是肚子就是那么肥?

这家餐厅的面和混沌都一般,客人也不多,每次都是她挺着肚子端盘子。如今店铺不干了,说不定是回家生孩子去了。

路边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那条路,是我住的地方到公司上班的路,对于路上的人,我是一个也记不住,脸盲,但是对于两边的店铺,还是有些印象的。看得久了突然之间不见了,不免有些感触。

比如那个坐在手机店铺门口的女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摆着招工启事、又卖套现花呗的刷卡机,手里还在编织手工艺品。连吃饭都是坐在那里吃。女人瘦而高,面容俊俏,略显苍老,可能得近三十岁了吧。也就是坐着,不招呼人,我有时候想,就这也能养活自己吗?能坐这么久,肯定也是能养活自己的。

突然有一天,她的桌椅就不见了,变成了一个男人摆着炖汤的摊子,几个肥大的陶瓷缸摆在那儿,已经毫无以前的印象了。

比如那个秃了头,在路边摆炒粉摊的男人,每次加班,回来晚的时候,就看到他在那里了。有时候他的孩子也在旁边做作业,或者蹲在椅子上,看老师讲课。他就在那儿炒粉、炒饭或者粉丝,可以加蛋、加肉,肉蛋河粉一碗13元,还是很香甜实惠的。不过我很少吃,总觉得不干净。有一次加班到晚上12点多,路过时肚子咕咕叫,就叫了一个河粉,等候时就问他,你做到什么时候?他说,一般六七点把。这么晚?那还有生意吗?有啊,牛鬼蛇神,这么大城市,什么人都有。听他发出这样的高论,我肃然起敬,哦哦了两声。

确实,城市入地狱,我们都是牛鬼蛇神罢了。后来,好几次路过,都不见他的人影。再后来,那个地方就常常是散发“成人吉他培训”“成人古筝培训”“元学驾照”之类发传单的人了。

还有一个卖牛杂的男人,每次都给你舀得满满的,突然有一天就不见了,那个地方,竟然也就没有别的摊贩占据了。多好的位置,多好的生意,竟然就空荡荡的了。也许他生意做得太好,赔本了。

还有一家两元店,超大店面,老板是江西人,老两口说话的时候就用江西话,我全听得懂。但是我不说,我就打着普通话买东西。有一次,竟然发现自己头上有一个凸块,开始担心自己要秃头了,就想去买把木梳子(印象中木梳梳头会保护头发),突然发现那家店在大甩卖,打七五折。一看,我以为是炒作销量的手法,就挑了挑,买了一根充电线、一双拖鞋,临结账的时候,算的是15.6元,我只听到前半句,输入了15元,付都付了,就想走。结果那个老人家叫住我说,小伙子,还有6毛钱呢。我说,就算了吧。她急了,本来就是亏本甩卖了,已经不赚钱了。这下,我才知道是真的要搬走了。

后来,过两天竟然真的就没了。

这些路边风景的突然消失,总让我的眼界有了一点波澜。人生寄旅,我们毕竟相遇一场,但猛然间,他们也可能就像叶子一样被吹掉,再也不见。他们的存在是那么的脆弱,稍纵即逝,世界的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分子的离合一刻不息。

姑且写下这些,记住他们,也记住我曾经的一段求食岁月。还记得有一家流动摊贩,经常出现在路边。流动摊贩很多,但我基本都不认识,就经常见到他卖水果,卖的总比超市里便宜,所以有过几次接触。有时候卖香蕉,有时候卖老家的柑橘,也卖蜜桔,卖橘子为多。又酸又绿的柑橘,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金秋景色。有一次我路过的时候,看到竟然写着橘子1.1元/斤,我大感惊讶,有这么便宜吗?结果,在赫然写着的1.1两个数字之间,竟然还隐藏着一个小小的让我的近视眼看不到的“9”。顿时让我没了买的兴致,对他的恶劣的营销手法感到不齿。

后来,就见不到他了。不过算算,橘子可能也下市了,他可能也就没货源了吧。等着,明年看你还来不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